国内的桩基式海上光伏建设和开发规模发展较快,但OFPV目前基本处于理论分析、试验仿真及单浮体实证论证阶段。中国的研究学者在结构型式和新材料方面提出了多种浮体平台概念。
2021年,中能众诚联合南京水科院及中交上航院海南万宁开展了近海光伏实证试验,这是国内首个近海漂浮式光伏电站,但仅运行了十几天,因相关规定进行了拆除;另外,国家能源集团下属浙江公司联合多家单位在浙江舟山市白沙岛附近也开展了近海漂浮式光伏试验,以上两者虽然得到了部分试验成果,但实质上是将陆上FPV的概念直接应用在海洋环境中,抵抗海洋环境的能力很低。
一道新能在2022年明确提出OFPV系统兆瓦级海试方阵总体设计方案,面向潮下带的海域(水深大于6m),提出了一种箱形浮体结构,多个箱形浮体通过柔性缆绳连接并形成矩形阵列,浮体结构由轻质高强混凝土材料构成,单块浮体长4.6m、宽2.4m、高0.75m,目前已进入实证阶段。
一道新能OFPV系统兆瓦级海试方阵总体设计方案
2022年,国家电投在山东半岛南3号风电场应用OceanSun公司的浮力环+水弹性薄膜进行了500kW漂浮式海上光伏实证项目,浮力环由高密度聚乙烯管材预制,水弹性薄膜材料为OceanSun自身研发的产品,该实证项目以期实现OFPV装机20MW的风光联合发电模式,但由于施工或其他原因未能使得搭载在薄膜上的排水泵发挥正常功能,在明显恶劣的烟台海域环境条件下,薄膜上海水不断积累以致稳性失效,发生倾覆。 2023年,中集来福士研发了中国首个自主知识产权半潜式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平台,在烟台高新区海域完成性能验证,该平台设有4个单浮体且设有约5%的倾角,总装机容量达400kW,浮体结构为桁架式+浮力块,可满足在浪高6.5m、风速34m/s、4.6m潮差的开阔性海域安全运行。 中集来福士半潜式海上漂浮式光伏发电平台 国家电投山东院在2023年,提出了一种海上光伏实证平台,其平台由“田”字浮管和锥型浮筒框架组成,布放在山东乳山南侧海域,主要目的是获取平台运能性能的数据。 国电投乳山实证平台 2023年,天津近海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科研项目(2MW实证试验)位于天津港保税区临港防波堤外海域上(项目西北侧距防波堤400m位置),浮体平台,也被称为张弦式浮岛,由HDPE浮力环、薄膜和钢索(索膜组件)、缓冲和防护组件、清洗装置等组成,其中钢索设置于薄膜的对角线和边界处形成六边形索网,从而将薄膜平均划分为6个三角形区域,通过HDPE浮力环和索膜组件形成六边形浮岛结构。 天津近海水面漂浮式光伏电站科研项目 中集来福士联合中林绿碳,利用中林绿碳的复合新材料,在2023年首次研发出国内首个生物基(竹基)海上光伏平台“集林一号”,平台总重约4t(7.0mx7.0mx2.4m),与传统钢结构相比,具备重量更轻、成本更低、耐腐蚀、绿色环保等优势。 中集来福士“集林一号” 国家能源集团首个离岸型海上漂浮式光伏“风光同场”科技实证项目近期在国华投资东台四期海上风电场的海上升压站东侧成功开展了试验,该实证项目设有2个浮体平台,结构型式与中集来福士所研发的半潜式OFPV平台类似,由半潜式钢框架与浮筒组成,但研发并使用了高分子浮筒新材料,每平台装机容量为50kW,离岸距离已达到42km,场区水深超过10m。 国家能源集团“风光同场”科技实证项目
国内的桩基式海上光伏建设和开发规模发展较快,但OFPV目前基本处于理论分析、试验仿真及单浮体实证论证阶段。中国的研究学者在结构型式和新材料方面提出了多种浮体平台...
2025年5月11-13日,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联合中国光伏行业协会主办的第三届光伏用玻纤增强复合材料产业发展大会暨应用研讨会在江苏涟水召开,会议聚焦技术升级、...
2025年6月12日,中国玻璃纤维工业协会光伏用玻纤制品研发推广工作组借SNEC展会契机,在振石股份展位召开光伏复合材料边框规格统一研讨会 ,直面产业化核心瓶颈...